千校竞逐,一项长跑赛事竟有如此魅力 2024-12-10 体育赛事 71℃ 0 ;北京12月9日电(记者马邦杰)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初办于2016年,当时有20支高校队伍参加。多年来,这一赛事如滚雪球般发展壮大,据统计,今年共有1052所高校参赛。8日,“高百”总决赛在上海举行。;上千支参赛队伍经过设在全国各地的分站赛的选拔,决出参加总决赛的佼佼者。今年接力赛在全国设10站赛事,参加最后总决赛的名额只有52个。;“‘高百’于我而言是跑步的终极梦想之一。”复旦大学学生吴耿煊说。去年考入大学后,他就憧憬着能够站到总决赛的赛道上。;吴耿煊说出了众多高校长跑爱好者的心声。他们把这一赛事简称为“高百”。为了争夺一张宝贵的“高百”总决赛入场券,一些学校跑团不辞辛苦、甘费周折。;“远征”与“奇袭”;中南大学律动ing跑团的公众号上记载了一次12名学生今年10月中旬来回近三千公里的“远征”。;他们本可以参加“高百”武汉站的比赛去争取一个总决赛名额,但由于武汉站高手云集,于是他们决定从学校所在地长沙远赴西安参赛。;此行,他们面临两大困难。“第一难是交通,来回的交通花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硬卧去,硬座回,来回三十多个小时的车程让所有人身心俱疲,更不要说比赛场地离火车站还有二十多站的地铁。第二难是环境,从长沙到西安,从潮湿的中南部地区到干燥的黄土高原,我们是唯一一支从南方远征的高校,担心队员会不适应,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水平。”律动ing跑团成员李修齐在公众号上写道。;同样采取这一策略的还有华北电力大学跑团。他们绕开距离更近的北京站比赛,取道济南开辟一条通向总决赛的捷径。;“在阅读了今年高校百英里竞赛规程之后,我们发现今年北京站只有四个名额,而且还有北大、清华、北体等总决赛前十的‘大佬’,还有北航、北理、天大、北邮等一众强校虎视眈眈。”华北电力大学跑团在公众号上分享他们“奇袭”济南的经历。;“考虑到北京站出线形势严峻,然后北京到济南的路程也就2个小时的高铁。与此同时6月15日(比赛前一天)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参加济南站的人会比较少,我们决定‘奇袭’济南,拿到参赛名额。”;历经一波三折,华北电力大学跑团的“奇袭”战略取得了成功,他们获得了济南站比赛的冠军。;中南大学跑团的“远征”计划也取得预期效果,他们名列西安站比赛第三名,拿到了总决赛的入场券。“这短短40公里的接力(分站赛比赛要求跑40公里),背后是来回近三千公里的动车远征,是一年来总量上万公里的艰苦训练……”李修齐说。;唯有全力以赴;李修齐用文字仔细地记录了他在西安比赛中的感受:“尽管是老队员,但我也许是12人里最紧张的,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高百’的赛场,我害怕自己发挥不佳拖累了团队,也害怕我们的‘北伐’以失败告终……接过接力棒,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是凭着本能一步接着一步奔跑……我最后几圈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我真的没有办法再快了。”;李修齐描述的是一种为了团队使命全力拼搏的精神,这也正是“高百”接力赛引人入胜之处。;与“高百”新手李修齐相比,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潘江龙是位老资格的前辈。他2018年开始参加“高百”比赛。他说,在他心目中,这是个独一无二的赛事。;“‘高百’与其他长跑比赛不同,是个接力比赛。站到赛场上,身前是队友,身后是母校。你都不能辜负。如果是个人参赛,你可以选择退缩,但在‘高百’比赛中,一旦你踏上赛道,就只有全力以赴,直到结束。”他说。;潘江龙说,每次参赛都是对自己心理的锤炼,每次他都为激励人心的团队精神感到震撼。;潘江龙每年会参加一些其他长跑比赛,为“高百”作准备。几年来,他一直坚持规律生活和训练,成绩也在持续提升。前段时间,他马拉松跑出了2小时23分08秒的个人最好成绩。他说:“我希望‘高百’这个赛事能越办越好。它激励我们成长,激励我们坚持训练,坚持健康的生活。”;潘江龙认为,“高百”推动了大学生整体长跑能力的提升。他说:“今年总决赛第20名的成绩和2019年总决赛冠军成绩差不多。这些年,大家进步很大。”;“原来我有跑步天赋”;“高百”比赛要求参赛者必须是非专业选手,在校大学生或已毕业校友都可以代表学校参赛。最后的总决赛接力10人参加,每人跑10英里(约16公里),总距离为一百英里。这里是潘江龙等这些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有跑步天赋的跑者的舞台。;“我上大学二年级时备战学校运动会,发现自己擅长跑步。我周围的队友基本也都如此,直到上大学后才知道善于奔跑,也都热爱上了跑步。”潘江龙说。;今年“高百”总决赛冠军、成功卫冕的重庆大学队主力耿滔说,上中学时跑步是他排遣学习压力的手段。大学一年级时,他参加学校运动会,一举夺得800米和1500米跑的冠军,随后被选入学校田径队。那时他才知道自己原来有跑步天赋。;“我应该有些跑步天赋,我来自云南高原地区,心肺功能好一些,跑起来不累。”耿滔说。;潘江龙和耿滔说他们各自学校都有五六百人的跑团,他们需要一个“高百”这样属于自己的长跑赛事。;今年11月中旬,广东金融学院举办了“高百”广州站的比赛。学校体育教研部主任曾播思说,他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个比赛进一步推升学校的体育运动、尤其是跑步氛围。;“学校想方设法把学生赶到室外去跑步,我们这里大一大二学生都要跑步,这和他们体育成绩挂钩。我们学校里的跑步氛围很好。”他说。;曾播思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与社会上出现“跑步热”同步,全国各地很多高校师生也热爱上了跑步。;“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希望‘高百’能够进一步扩大规模,让更多高校参与进来。我觉得广东一省就能有上百支队伍参赛。”他说。;“高百”比赛的一个举办目的是培养精英运动员。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跑步热”的兴起,比赛中涌现出潘江龙、耿滔等高水平选手。当然,如果他们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就发现并挖掘出自己的跑步天赋,他们现在的成绩应该更好。 上一篇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丁立人扳平比分 下一篇 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人物揭晓 相关推荐 ▲当年那张让冉光辉走红的照片 许康平摄 在场丨重庆棒棒父子14年后故地再拍合照,59岁冉光辉谈“棒棒人生”:会接着干 湖南省第七届“雷锋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2024年集中交流活动在长沙举行 博主发文吐槽:你让我觉得陌生!南北网友吵翻 国足崛起,曝男足将新增五位归化,23人大名单有变,武磊恐遭弃用_球员_奥斯卡_塞尔吉尼奥 中国男足连胜,双杀亚洲第2,壮大进世界杯信心_比赛_伊朗_胜利 世俱赛-王艺竹17分天津领跑A组 朱婷胜负分劣势B组第2_进攻_陈博雅_失误
;北京12月9日电(记者马邦杰)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初办于2016年,当时有20支高校队伍参加。多年来,这一赛事如滚雪球般发展壮大,据统计,今年共有1052所高校参赛。8日,“高百”总决赛在上海举行。;上千支参赛队伍经过设在全国各地的分站赛的选拔,决出参加总决赛的佼佼者。今年接力赛在全国设10站赛事,参加最后总决赛的名额只有52个。;“‘高百’于我而言是跑步的终极梦想之一。”复旦大学学生吴耿煊说。去年考入大学后,他就憧憬着能够站到总决赛的赛道上。;吴耿煊说出了众多高校长跑爱好者的心声。他们把这一赛事简称为“高百”。为了争夺一张宝贵的“高百”总决赛入场券,一些学校跑团不辞辛苦、甘费周折。;“远征”与“奇袭”;中南大学律动ing跑团的公众号上记载了一次12名学生今年10月中旬来回近三千公里的“远征”。;他们本可以参加“高百”武汉站的比赛去争取一个总决赛名额,但由于武汉站高手云集,于是他们决定从学校所在地长沙远赴西安参赛。;此行,他们面临两大困难。“第一难是交通,来回的交通花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硬卧去,硬座回,来回三十多个小时的车程让所有人身心俱疲,更不要说比赛场地离火车站还有二十多站的地铁。第二难是环境,从长沙到西安,从潮湿的中南部地区到干燥的黄土高原,我们是唯一一支从南方远征的高校,担心队员会不适应,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水平。”律动ing跑团成员李修齐在公众号上写道。;同样采取这一策略的还有华北电力大学跑团。他们绕开距离更近的北京站比赛,取道济南开辟一条通向总决赛的捷径。;“在阅读了今年高校百英里竞赛规程之后,我们发现今年北京站只有四个名额,而且还有北大、清华、北体等总决赛前十的‘大佬’,还有北航、北理、天大、北邮等一众强校虎视眈眈。”华北电力大学跑团在公众号上分享他们“奇袭”济南的经历。;“考虑到北京站出线形势严峻,然后北京到济南的路程也就2个小时的高铁。与此同时6月15日(比赛前一天)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参加济南站的人会比较少,我们决定‘奇袭’济南,拿到参赛名额。”;历经一波三折,华北电力大学跑团的“奇袭”战略取得了成功,他们获得了济南站比赛的冠军。;中南大学跑团的“远征”计划也取得预期效果,他们名列西安站比赛第三名,拿到了总决赛的入场券。“这短短40公里的接力(分站赛比赛要求跑40公里),背后是来回近三千公里的动车远征,是一年来总量上万公里的艰苦训练……”李修齐说。;唯有全力以赴;李修齐用文字仔细地记录了他在西安比赛中的感受:“尽管是老队员,但我也许是12人里最紧张的,这是我第一次踏上‘高百’的赛场,我害怕自己发挥不佳拖累了团队,也害怕我们的‘北伐’以失败告终……接过接力棒,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是凭着本能一步接着一步奔跑……我最后几圈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我真的没有办法再快了。”;李修齐描述的是一种为了团队使命全力拼搏的精神,这也正是“高百”接力赛引人入胜之处。;与“高百”新手李修齐相比,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潘江龙是位老资格的前辈。他2018年开始参加“高百”比赛。他说,在他心目中,这是个独一无二的赛事。;“‘高百’与其他长跑比赛不同,是个接力比赛。站到赛场上,身前是队友,身后是母校。你都不能辜负。如果是个人参赛,你可以选择退缩,但在‘高百’比赛中,一旦你踏上赛道,就只有全力以赴,直到结束。”他说。;潘江龙说,每次参赛都是对自己心理的锤炼,每次他都为激励人心的团队精神感到震撼。;潘江龙每年会参加一些其他长跑比赛,为“高百”作准备。几年来,他一直坚持规律生活和训练,成绩也在持续提升。前段时间,他马拉松跑出了2小时23分08秒的个人最好成绩。他说:“我希望‘高百’这个赛事能越办越好。它激励我们成长,激励我们坚持训练,坚持健康的生活。”;潘江龙认为,“高百”推动了大学生整体长跑能力的提升。他说:“今年总决赛第20名的成绩和2019年总决赛冠军成绩差不多。这些年,大家进步很大。”;“原来我有跑步天赋”;“高百”比赛要求参赛者必须是非专业选手,在校大学生或已毕业校友都可以代表学校参赛。最后的总决赛接力10人参加,每人跑10英里(约16公里),总距离为一百英里。这里是潘江龙等这些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有跑步天赋的跑者的舞台。;“我上大学二年级时备战学校运动会,发现自己擅长跑步。我周围的队友基本也都如此,直到上大学后才知道善于奔跑,也都热爱上了跑步。”潘江龙说。;今年“高百”总决赛冠军、成功卫冕的重庆大学队主力耿滔说,上中学时跑步是他排遣学习压力的手段。大学一年级时,他参加学校运动会,一举夺得800米和1500米跑的冠军,随后被选入学校田径队。那时他才知道自己原来有跑步天赋。;“我应该有些跑步天赋,我来自云南高原地区,心肺功能好一些,跑起来不累。”耿滔说。;潘江龙和耿滔说他们各自学校都有五六百人的跑团,他们需要一个“高百”这样属于自己的长跑赛事。;今年11月中旬,广东金融学院举办了“高百”广州站的比赛。学校体育教研部主任曾播思说,他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个比赛进一步推升学校的体育运动、尤其是跑步氛围。;“学校想方设法把学生赶到室外去跑步,我们这里大一大二学生都要跑步,这和他们体育成绩挂钩。我们学校里的跑步氛围很好。”他说。;曾播思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与社会上出现“跑步热”同步,全国各地很多高校师生也热爱上了跑步。;“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希望‘高百’能够进一步扩大规模,让更多高校参与进来。我觉得广东一省就能有上百支队伍参赛。”他说。;“高百”比赛的一个举办目的是培养精英运动员。近几年来,随着大学“跑步热”的兴起,比赛中涌现出潘江龙、耿滔等高水平选手。当然,如果他们在小学或中学阶段就发现并挖掘出自己的跑步天赋,他们现在的成绩应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