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人民政府,- 贴吧私信机

聊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 年) 为统筹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 于印发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 年)的通知》 (鲁政字〔2023〕204 号)要求, 现结合我市实际, 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涵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各种交通方式。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现已形成铁路、公路齐头并进新局面, 迈入了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铁路加速成网。高速铁路方面,济郑高铁建成通车, 聊城市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与在建的京雄商高铁共同构成全市高速铁路网主骨架。其中,济郑高铁是聊城市境内首条高速铁路, 联系鲁、豫两省省会城市,聊城境内设有茌平南站、聊城西站、 莘县站。普速铁路方面, 京九铁路、邯济铁路在市区“十”字型交汇, 全市普速铁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其中,京九铁路是我国继京沪、京广线之后又一条南北大干线,聊城境内设有临清站、聊城北站、聊城站、石佛站、阳谷站等站点。邯济铁路连接了京 广、京九、京沪三大干线, 聊城境内设有冠县站、解庄站、聊城 东站、茌平站等站点。此外,全市境内还有 18 条铁路专用线, 其中,货物运输量主要集中在聊城市海昌货运有限公司专用线、 聊城市铁力货运有限公司专用线、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专用铁路、信发集团专用铁路、国电聊城发电有限公司专用铁路、华能聊城热电有限公司专用铁路等六条线路,占全部货物运输量的90%以上。 2.公路建设成效显著。目前, 全市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普通国省道为骨干、以县乡道为支撑的公路网体系, 实现了与河北省、河南省及省内德州市、济南市、泰安市相邻县(市、 区)的干线公路直达,农村公路覆盖全部行政村。2022 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1446.6公里,公路网密度为245.95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1位。国省道总规模1657.8公里,占公路网总规模的7.7%。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73.9公里,六车道及以上里程88.0公里。农村公路总规模19788.8公里,占公路网总规模的92.3%;作为农村公路主干道的县乡道总规模 4348公里,占农村公路总规模的 22.0%。 3.机场、水运加快谋划建设。机场方面,境内现有聊城军用机场,位于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聊城民用机场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预计“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内河及港口方面,历史上聊城境内通航河道有京杭运河和徒骇河,其中京杭运河于1964年因河道干涸停航,徒骇河于1961年因黄河水含沙量大导致航道淤塞而停航, 聊城港逐渐废弃。目前, 聊城境内除东昌湖区内有少量供游船靠泊的小码头外,无航道及港口运营。 4.枢纽场站建设有序推进。已建成聊城市长途汽车总站、聊城客运西站两大市区汽车站及临清市、阳谷县、冠县、茌平区、 莘县、东阿县、高唐县的县(市、区) 汽车站。随着济郑高铁建成通车及京雄商高铁建设, 聊城西站、茌平南站、莘县站、临清东站和阳谷东站等高铁客运枢纽同步实施中。聊城站、聊城北站、 聊城东站为全市三大铁路车站,现有交运集团货运中心站、交运集团千千佳物流中心、正大物流园区等大型货运与物流园区。2022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706万人,旅客周转量5.2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 2.0 亿吨,货物周转量638.6亿吨公里。 (二)存在不足 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高效率的交通运输需求相比, 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聊城市人民政府

1.交通网时效性有待提升。对外交通方面, 全市综合运输通道尚不完善, 对外联系不够便捷, 难以满足过境交通需求。目前,聊城至省会济南 1.5 小时、至京津冀 5.5 小时、至中原城市群 4小时, 总体时效性差。市域交通方面, 市区与各县(市、区)间通过高速或一级公路相衔接, 但相邻县(市、区)间多以二级公路相连,相邻县(市、区)间通达时间1小时、所有县(市、区)间通达时间2小时,市内联系便捷性不足。 2.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铁路、 公路两种方式的交通基础设施, 内河和机场尚未建设,距离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仍有较大差距。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建成, 但布局仍有待优化,东、西、南、北向均有加密空间。普通国省干线通行能力有待提高,其中G341、S520等部分路段交通量大, G514、G341、G240 等穿越城市建成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交通拥挤和安全隐患。跨黄河和卫运河桥梁仍偏少, 跨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建设步伐仍需加快, 普速铁路网仍需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尚处于谋划阶段。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尚未建成典型意义的综合客运枢纽, 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滞后。 3.运输服务效能仍需提升。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服务方式不够丰富, 服务公众出行新需求的能力不足。货运结构仍以公路为主, 铁路占比较小, 运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不同运输方式换装转运效率不高, 多式联运、联程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效能未充分释放,运输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4.可持续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交通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建设资金需求规模大,筹融资面临较大压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刚性约束逐渐显现, 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压力巨大。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绿色交通体系有待完善, 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赋能作用尚未充分释放,行业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 交通与旅游、新农村建设、物流及产业等的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形势需求 (一)形势要求 未来一段时期,国际局势仍将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持续 回升向好, 全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全市全面开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多重战略叠加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国家、省重大战略叠加为全市交通运输发展带来新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赋予重大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原城市群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将进一步凸显聊城市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和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服务新发展格局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先行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的新定位要 求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中争创样板。落实扩大内需战 略要求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求推动全市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将为综合交通网一体 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升赋予新动能,为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来新机遇。 2.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压力。综合立体交通网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面临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发展要素制约日益趋紧、安全稳定形势严峻等风险挑战。全市交通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 面临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大、公益性项目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 筹融资困境未解。国家严控政府投资项目,防范化解风险任务依然艰巨。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30年碳达峰、结构调整阵痛期等发展环境的变化,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品质抱有更高期望, 均对综合立体交通网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二)需求分析 1.客运方面。公路客运量将有所下降, 高品质、多元化出行需求激增, 铁路、航空等高端、舒适、快捷的运输方式将更具吸引力, 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城际公交等交通方式的需求空间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小汽车保有量连年增长,未来全市小汽车出行比重仍保持高位运行状态。 2.货运方面。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推进, 公路货运将逐渐向铁 路、水运等运输方式转移。以新业态、新模式等为主要特征的货物需求迅速增加。高附加值、高时效性货运占比进一步提升, 大宗货物铁水联运、海河联运和冷链物流、高端装备、危险品运输等专业运输需求将持续增加。 3.路网规模方面。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交通运输需求、自然环境和资源制约等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连通度法、国土系数法、增长率法等多种模型计算并经专家咨询论证,确定全市2025年公路网规模约2.2万公里,2035年约2.5万公里。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 以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为出发点, 统筹不同方式交通基础设施, 强优势、补短板、促衔接, 构建能力充分、结构合理、衔接高效、便捷顺畅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 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大局, 人民至上。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 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设人民满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立足国土空间、资源禀赋特点, 统筹区域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把握好各方式发展规模、结构和建设节奏。加强交通运输资源整合和集约利用, 促进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3.互联互通、衔接一体。强化衔接联通, 加强与京津冀地区、中原城市群、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 全面融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向综合立体、互联互通方向发展,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建设、 推动各方式基础设施一体化融合衔接。 4.创新智慧、安全绿色。坚持创新核心地位, 注重科技赋能,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发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 强化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 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 (三)规划目标 到2035年, 建成能力充分、结构合理、衔接高效、便捷顺畅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形成高效率的“两纵三横”交 通网主骨架, 建成轨道网、干线公路网为主干, 内河水运网为补充, 聊城民用机场广域辐射, 综合交通枢纽高效衔接的“三网一 机场多枢纽”,全面建成“369—123 ”客运通达网(聊城市至相邻地市30分钟通达、市区至其他县(市、区)30分钟通达、市内所有县(市、区)间60分钟通达, 聊城市至京津雄地区90分通达、至冀豫省会城市1小时通达、至省内其他地市2小时通达、至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和“123 ”物流网(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 ,将聊城市建成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能力充分, 结构合理。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约 4340公里。干线铁网680公里,其中高速(城际)铁路420公里左右,高铁站覆盖全部县(市、区);干线公路网3350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990公里(含研究线位134公里), 普通干线公路约2360公里;内河通航里程约310公里,聊城港总体布局为“一港七港区”;建成聊城民用机场和7个通用机场。 综合立体交通网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 普速干线铁路复线率达到 70%, 普速干线铁路电气化率达到 100%, 高速公路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到 50%以上,普通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 内河航道三级及以上占比达到 80%以上。——衔接高效, 便捷顺畅。市内交通便捷高效, 实现县县通高铁、县县双高速,各县(市、区)间“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相连,乡镇及以上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县(市、区)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铁、市区30分钟到机场。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 完成率达到 90%以上。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与相邻地市间高速(城 际)铁路、高速公路“双快通道”直达。省际快速通道出口达到 12 个,北接京津冀、南达长三角及粤港澳地区、东至日韩地区、 西联黄河流域其他省份及中原城市群;市际快速通道出口达到 13 个,与省会经济圈(济南)紧密相联, 与胶东经济圈(青岛)、鲁南经济圈互联互通。建成“1+10+9”的客运枢纽体系, 客运一体化衔接水平显著提高。 到本世纪中叶, 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交 通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在达到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基础上, 设施 更先进、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人民更满意, 实现“人享其 行、物优其流”,为聊城市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做好开路先锋。 四、构建“两纵三横”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遵循《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京津冀—粤港澳主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一字型”沿黄通道及《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两横一纵沿黄达海”通道(济青通道、鲁中通道、京九通道、沿黄达海通道)聊城布局,规划建设“两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 作为综合立体交通网骨干网络,形成连通省际、市际的运输主动脉。 两条纵向通道进一步畅通南北向对外联系,融入京津冀—粤港澳主轴, 主动衔接京津冀城市群,支撑建设山东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三条横向通道进一步优化东西向对外联系, 打通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黄河流域的联系通道, 强化与省会济南的交通联系,支撑全市“东引西拓”战略。 五、构建布局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一)以“5+3+N”铁路网为主体,打造“轨道上的聊城”加快构建以高速(城际) 铁路为骨干的客运铁路网络, 完善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络,形成由5条高速(城际) 铁路、3 条普速铁路、多条铁路专用线构成的“5+3+N”铁路网总体布局,干线铁路(不含专用线)运营里程约680公里,全面打造“轨道上的聊城”。高速(城际)铁路。加快贯通国家及省际高速铁路主通道, 协调推进跨市城际铁路建设, 打造“两纵三横”高速(城际) 铁 路,构成畅连全国的铁路网,其中京雄商、济郑、泰聊、聊邯、 德聊高铁在聊城市形成“*”星型布局,加快融入全省及全国高铁网。规划布局高速(城际) 铁路420公里左右, 省、市际进出口 8 个,高速(城际)铁路站实现 8 个县(市、区)全覆盖。 普速铁路。规划建设聊泰铁路, 与既有京九铁路、邯济铁路共同构成“一纵两横”干线货运铁路主骨架, 进一步增强货物运输供给能力。提升普速铁路线路质量, 普速铁路复线率达到 70%, 干线铁路全市实现电气化。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 打通铁路运输 “前后一公里”,加强与重要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节点的衔接, 重点推进信发物流基地铁路专用线、聊城国际物流内陆港铁路专用线、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阳谷祥光铜业有 限公司专用铁路改造工程、聊城冠州国际陆港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山东阳谷京九物资储运中心铁路专用线(阳谷物流园暨阳谷 内陆港铁路专用线)、聊城信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储配物流基地项目、山东港口(高唐) 国际陆港项目(一期) 铁路专用线等建设, 远期谋划建设大唐临清热电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聊城市高铁物流园铁路专用线等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根据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求, 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步伐, 主动加强与高速(城际) 铁路的衔接, 建设“四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布局 5 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并协调推进向聊茌东都市区延伸。 (二) 以“四纵七横”高速公路为骨架, 建设四通八达的干线公路网规划干线公路总规模约 3350公里(含高速公路研究线位) ,其中,“四纵七横”高速公路网和“九纵十横十环十射十三联” 普通干线公路网总规模约 3216 公里,技术等级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 其中一级及以上占比达 81.4%。干线公路对外出入口数量 达到 59 个,其中高速出口 17 个、 一级公路出口 31 个、二级公路出口 11 个。干线公路跨河能力显著提升,规划形成跨黄河大桥 7座,衔接2条高速公路、4条一级公路、1条二级公路;跨卫运河大桥10座,衔接3条高速公路、5条一级公路、2条二级公路, 聊城市与河北省及济南市、泰安市联系更加便捷。 高速公路。规划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990公里(含研究线位 约 134 公里) 。其中, “四纵七横”高速公路网总规模约 856公里, 远期谋划建设聊城西北环线、东阿至阳谷高速公路西延、高 唐至台前高速阳谷连接线、济南绕城二环线北环段西延4条高速公路(研究线位)约134公里。规划期末, 高速公路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50%以上,省、市际出入口数量达到 17 个,实现县县双高速,乡镇行政中心30分钟上高速。 纵一:高唐东(德州聊城界)—东阿南(聊城泰安界)。由 德郓高速聊城段组成,长约111公里,为全省“12811”高速公路网布局的“纵十一”。该线纵贯聊城市东部地区, 北至德州市, 南至菏泽市郓城县, 联系市内高唐县、茌平区、东阿县等县(市、区)。 纵二: 高唐西— 阳谷南(聊城濮阳界) 。由高唐至台前高速组成, 长约110公里, 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联络线。该线为聊城市东部南北向加密线,串联高唐县、茌平区、东昌府区、东阿县、阳谷县等县(市、区),同时新增与河南省的省际高速公路出口。 纵三: 临清东(德州聊城界) —莘县(聊城濮阳界) 。由德 上高速聊城段组成,长约 118 公里,为全省“12811”高速公路网布局的“纵十二”。该线纵贯聊城市中部, 使聊城市与河南省、德州市、菏泽市及以南地区的衔接更加便捷紧密。 纵四: 临清西(邢台聊城界)—莘县(聊城濮阳界) 。由临清至莘县高速公路组成,长约79公里,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联络线。该线为聊城市西部南北向加密线, 对外衔接河北省临 西县、河南省濮阳市,对内联系临清市、冠县、莘县等县(市、区)。 横一:禹城高唐界—高唐夏津界。由青银高速聊城段组成, 长约23公里,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横三”。该线是聊城市与省会济南、河北省石家庄等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 横二: 高唐北—临清北(临清邢台界) 。由东吕高速聊城段组成,长约46公里,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横四”。该线 承担聊城市北部的临清市、高唐县与西部河北省临西县、东部济南市及东营市的交通联系。 横三: 茌平北(齐河茌平界) —临清南。由济南至临清高速聊城段组成, 长约83公里, 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射十”。 该线为聊城市北部东西向的加密线, 加强临清市、高唐县、茌平区等县(市、区)与省会济南的交通联系。 横四: 茌平南(齐河茌平界) —冠县(聊城邯郸界) 。由济 聊高速聊城段组成,长约103公里,为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射 九”。该线是聊城市东西方向重要交通大动脉, 是省会济南进入河北省的便捷通道,加强了东昌府区、茌平区、冠县等县(市、区)之间的联系。 横五: 东阿(齐河东阿界) —东昌府区。由济南至阳谷高速公路东阿段、东阿至聊城高速公路组成,全长约37公里,部分路线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射八”。该线是聊城市区与省会济南之间又一便捷通道。 横六: 东阿南(平阴东阿界)—冠县南(聊城邯郸界) 。由青兰高速聊城段组成,长约88公里,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 “横五”。该线是聊城市与西部河北省, 东部济南、泰安等市衔接的快速通道。 横七: 阳谷—莘县南(莘县南乐界) 。由济南至阳谷高速公路阳谷段、莘县至南乐高速组成, 长约58公里,部分路线为全省高速公路网布局的“射八”。该线为聊城市南部东西向的加密线, 是市域南部的东阿县、阳谷县、莘县之间交通联系及对接河南省濮阳市的重要通道。普通干线公路。统筹普通国省道及重要农村公路, 规划“九 纵十横十环十射十三联”普通干线公路布局,总规模约2360公里(不含重复里程) ,较现状增加537公里, 是市域内及与相邻县(市、区)联系的重要通道。纵线。九条纵线总里程约 974 公里, 纵贯市域南北, 联系聊城与德州市、济南市平阴县、泰安市东平县、河南省台前县。 纵一:尹集镇北(平原高唐界)—大桥镇(东阿平阴界、平阴黄河大桥)。主要由县乡道及新建路段形成, 全长 76.9 公里,二级公路,衔接高唐县、茌平区、东阿县沿线乡镇。 纵二: 固河镇(高唐禹城界)—寿张镇(阳谷台前界) 。由S242及县道升级形成,全长156.1公里, 一级公路,对外北达德州市临邑县、南达河南省台前县, 对内衔接高唐县、聊城市区、阳谷县。 纵三:梁村镇北(高唐平原界)—大桥镇东(东阿平阴界、 东阿黄河大桥)。由G105形成,全长 102.6 公里, 一级公路标准,新建东阿黄河大桥,衔接德州市、济南市平阴县等地。 纵四: 金郝庄镇(临清夏津界)—樱桃园镇(莘县范县界) 。 由 G240 形成,全长137.1公里, 一级公路,联系德州市、河南省范县及菏泽市。 纵五: 大辛庄街道郭屯村(临清外环)—刘集镇前关山村(东阿东平界、东阿至东平黄河公路大桥)。由 S246 及规划改线段形成, 全长 117.3 公里, 一级公路, 联系临清市、东昌府区及泰安市东平县。 纵六: 青年路街道东旧县村(临清外环)—张鲁回族镇西(莘 县河北界) 。由 S247 形成, 全长72.1公里, 一级公路, 纵向联系临清市、莘县及河北省大名县。 纵七: 青年路街道西窑村(临清临西界) —观城镇(莘县河 南界)。由 S248 形成,全长 126.0 公里, 一级公路,向北打通河北省临西县出口,向南联系临清市、冠县及河南省范县。 纵八: 松林镇(临清夏津界) —斜店乡(冠县河北界) 。由 G514、S323、规划 S323 临清绕城改线、规划 S323 烟店绕城改线、 G106 形成, 全长88.1公里, 一级公路, 北连德州市, 南达河北省、河南省,对内衔接临清市与冠县。 纵九:梁堂镇杨寺地村—张秋镇(阳谷台前界)。由 S249 和部分县道形成, 全长 98.0 公里, 一级公路, 衔接冠县、莘县、阳谷县及河南省台前县。 横线。十条横线总里程约795公里, 横贯市域东西, 联系聊城与河北省、河南省及省会济南, 加快融入中原城市群和省会经济圈。 横一:固河镇东(高唐禹城界)—汇鑫街道北邱村(高唐夏津界)。由 G514 及部分新建路段形成, 全长37.8公里, 一级公路,东联德州市齐河县,西联河北省临西县。 横二:固河镇冯庄村(高唐禹城界)—汇鑫街道北邱村(高唐夏津界)。由规划G308南移形成, 全长 35.3 公里, 一级公路,联系高唐县与德州市禹城市南部、夏津县。 横三:固河镇冯庄村(高唐禹城界)—临清东环。由规划 G308 南移、S520 形成,全长约73.0公里, 一级公路, 联系临清市、高唐县和德州市禹城市及以东地区。 横四: 杨屯镇张四屯村(高唐禹城界)—临清东环。由县乡道形成,全长58.2公里, 一、二级公路,联系临清市、高唐县南部地区及德州市禹城市。 横五: 琉璃寺镇(高唐禹城界)—烟店镇北(临清河北界) 。 由县乡道形成,全长87.8公里,一级公路,西接河北省规划 S344,东接德州市禹城市。 横六: 振兴街道庞庄村(茌平齐河界)—北馆陶镇(冠县河 北界)。由县乡道形成,全长97.4公里, 一、二级公路,在东昌府区北侧形成一条西接河北省, 东接德州市齐河县的干线公路。 横七: 冯官屯镇刘集村(茌平齐河界)—东古城镇北王庄村 (冠县河北界)。由规划G309及县乡道形成, 全长103.8公里, 一级公路, 衔接东昌府区、茌平区、冠县北部及河北省、德州市齐河县及济南市。 横八:牛角店镇(东阿齐河界)—东古城镇南(聊城河北界)。由现 S105、东昌府区经冠县南至东古城南新建公路形成,全长134.5 公里, 一级公路, 衔接东昌府区、德州市齐河县、冠县南部及聊城民用机场。 横九:聊泰铁路公铁黄河大桥—张寨镇东节村(莘县河南界)。 由 G341及规划改线线位形成, 全长 90.2公里, 一级公路, 内联东阿县、阳谷县,外联济南市平阴县、河南省南乐县。 横十:鱼山镇(东阿平阴界)—张鲁回族镇西(莘县河北界)。 由现 S247及规划阳谷东延段形成, 全长 77.2公里, 一、二级公 路, 衔接济南市平阴县、阳谷县北部、莘县县城, 向西接河北省规划省道,打通鲁冀出口。环线。十条环线总里程约 720 公里, 有效疏导过境交通, 提高干线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东昌府内环: 由 G240、G309、S242、S246 形成, 全长 56.8公里, 一级公路。东昌府外环:由在建 G309、S242、S246 形成,全长 120.7公里, 一级公路。市域环线: 由聊城市外围的 S520、G105、G341、S248、S249 等干线公路形成, 全长268.2公里, 一级公路, 串联除东昌府区外的所有县(市、区)。高唐外环: 由 G105、规划 G308 南移、G514、S242 形成, 全长 42.4公里, 一级公路。临清外环: 由G514 及部分县乡公路新改建形成, 全长 44.0公里,北环和西环为二级公路,其余路段为一级公路。冠县外环: 由现 G309、S248 及部分新建路段形成, 全长36.3公里, 一级公路。茌平外环:由 G105、现状及规划 G309 形成,全长 41.0 公里, 一级公路。东阿外环:由规划 G341、S325 及部分新建路段形成,全长31.5 公里, 一级公路。莘县外环: 由 G240、规划 S249 及部分新建路段形成, 全长30.2公里, 一级公路。阳谷外环: 由规划 G341、S249、S242 组成,全长 49.5公里,一级公路。射线。十条射线由东昌府内环向外发射, 总里程约 423 公里,联系东昌府区与其他县(市、区)。 射一:东昌府内环(蒋官屯街道—杜郎口镇(茌平齐河界)。 该线由规划黑龙江路及东延路段形成,全长32.0公里, 一级公路,衔接茌平高端产业聚集区与东昌府区、德州市齐河县。 射二: 聊城内环(许营镇后许村)—杜郎口镇双庙村(东阿 齐河界) 。由规划S325形成, 全长 52.0 公里, 一级公路, 衔接东昌府区与东阿县北部及德州市齐河县。 射三:聊城内环(许营镇)—刘集镇前关山村(聊城泰安界)。起自东昌府区内环东环和南环交叉口, 止于东阿至东平黄河公路大桥,全长 32.2 公里,二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内环及东阿县南部。 射四:聊城内环(朱老庄镇) —台前县。由现S242及部分 新建路段形成,全长 54.8 公里, 一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阳谷县、河南省台前县。 射五:聊城内环(侯营镇) —莘县县城。由 G240 形成,全长 9.3公里, 一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莘县县城。 射六: 聊城内环(十八里铺镇) —东古城镇(冠县河北界)。 由规划 G309 东昌府区以西段形成,全长约 63.9公里,一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冠县县城、河北省馆陶县。 射七: 聊城内环(闫寺街道东) —大辛庄街道郭屯村(临清 市外环) 。由现 S246 形成, 全长 40.0 公里, 一级公路, 衔接东昌府区与临清市区。 射八: 聊城内环(北城街道付庄村) —三十里铺镇(聊城德 州界)。由县乡道形成,全长 47.7 公里,二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高唐县。 射九: 聊城内环(北城街道)—高唐县西南环。利用现 G309 及 S242 向北至高唐县, 全长 42.0 公里, 一级公路, 衔接东昌府区与高唐县城。 射十:聊城内环(北城街道) —琉璃寺镇(高唐禹城界)。起自北城,沿东北方向止于高唐禹城界,全长 49.4 公里, 一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茌平区、德州市禹城市。 联线。十三条联线总里程约 467 公里,补充、加密纵横射线,提高干线公路通达深度。 联一:梁村镇(高唐县) —固河镇(高唐县)。全长 26.0公里,二级公路,串联沿线乡镇,减少绕行。 联二: 杜郎口镇(茌平区)—茌平高端产业聚集区(茌平区) —东阿县城、牛角店镇(东阿县)。全长 53.5 公里, 一、二级公路,衔接茌平城区与茌平高端产业聚集区、东阿县。 联三: 东阿南环(东阿县) —鱼山镇鱼中村(东阿县) 。全长 13.1 公里,二级公路,联系东阿县与济南市平阴县南部地区。 联四:东昌府内环(东昌府区许营镇)—东阿西环(东阿县)。全长 14.8 公里,二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东阿县城。

聊城市人民政府

联五:顾官屯镇花石槽村(东昌府区东外环南外环交叉口) —大桥镇平阴黄河大桥(东阿县)。全长 21.8 公里, 一、二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外环、东阿县外环及济南市平阴县。 联六: 阿城镇(阳谷县) —阿城镇南(阳谷台前界) 。全长7.1 公里, 一级公路,顺接河南省规划 S101。 联七:阿城镇南(阳谷台前界) —古云镇(莘县范县界)。全长 97.0 公里, 一、二级公路,衔接东阿县、莘县南部乡镇。 联八:东昌府南外环(东昌府区) —阳谷北环(阳谷县)。全长 15.7 公里, 一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阳谷县城。 联九: 烟庄街道(冠县) —樱桃园镇东(莘县) 。全长68.9公里,二级公路,衔接冠县北与莘县南。 联十: 北馆陶镇(冠县) —张鲁回族镇(莘县) 。全长71.0公里, 一、二级公路,衔接冠县西部与莘县西部。 联十一:临清东环(临清市) —博平镇(茌平区)。全长40.0公里, 一级公路,衔接临清市与茌平区。 联十二:东昌府北环(东昌府区) —茌平西环(茌平区)。全长 11.9 公里, 一级公路,衔接东昌府区与茌平区。 联十三: 松林镇(临清市) —斗虎屯镇(东昌府区) 。全长 26.5 公里,二级公路,与德上高速并行, 衔接临清市区东部沿线乡镇。 旅游干线公路。统筹考虑全市主要资源分布,沿京杭运河、 徒骇河、马颊河、黄河-金堤河、位山三干渠规划建设五条旅游干线公路, 串联全市所有内河水系及主要旅游景点, 丰富公路旅游功能,完善沿线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旅游驿站, 打造功能齐全、 特色鲜明的沿河自驾、骑行、徒步游线路。总规模约 900 公里,技术等级以二级公路为主。 (三) 依托“一纵两横”内河航道, 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水网 根据相关上位规划, 结合全市内河航道的现状、发展前景分析,规划全市内河航道布局方案为: 有序开发京杭运河航道黄河以北聊城段、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航道国家高等级航道和徒骇 河、黄河地区性重要航道, 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航道远期展望为国家高等级航道, 形成以京杭运河航道聊城段大通道为主体的 “一纵两横”内河航道总体布局。内河通航里程约310公里, 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占比为 81.5%, 全市正式迈入水运时代, 南下 可入长江、东海, 东向经小清河可入渤海, 水路运输实现四通八达。规划聊城港为山东省内河一般港口。统筹考虑全市资源分布和港口建设条件, 规划形成“一港七港区”的港口总体布局, 加强港口作业区建设,全面提升聊城港服务效能。 (四)布局“1+7”机场,建设覆盖全球的航空体系 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规模适当”的原则, 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 补齐航空运输短板, 统筹推进聊城民用机场和各县(市、区)通用机场建设,规划形成“1+7”机场布 局。加快推进聊城民用机场前期工作, 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进一步缩短与国内外及全球重要城市的时空距离。统筹推进7个县 (市、区)通用机场建设, 构建涵盖医疗救护、应急救援、航空旅游、农林作业等功能的通用航空服务网络。 (五)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重点依托高速(城际) 铁路站、聊城民用机场建设综合客运枢纽, 布局形成“一心十主九辅 ”的客运场站布局, 覆盖市内所有县(市、区),实现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便捷换乘。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及对外交通条件, 依托内河港口、多式联运枢纽和聊城空港建设综合货运枢纽, 实现铁路、公路、内河等多种货物运输方式高效换装。 六、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1.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重点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主要产业及能源基地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径建设, 提升交通网络系统韧性和安全性。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 提升交通运输装备安全水平。 2.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预防性养 护维护、安全评估,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和使用寿命。强化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安全风险防控,全面改善交通设施安全水平。 3.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构建快速通达、衔接有力、 功能适配、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应急运输网络, 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多方式协同、多主体参与的综合交通应急运输管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行业系统安全风险和重点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全过程、全网络监测预警。 (二)推进智慧化升级 1.提升智慧建造水平。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全面构建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铁路、智慧机场、智慧枢纽等交通运输“新基建”网络。加快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步伐, 提升多维监测、精准管控、协同服务能力。 2.加快智能技术应用。鼓励物流园区、港口、机场、货运场 站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构建市级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 加强与省级交通平台及市内其他平台的对接。 (三)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1.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推进生态选线选址, 合理 避让生态环境敏感区, 最大限度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在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注重集约利用土地、线位等资源,打造复合型基础设施走廊。 2.强化节能降碳和污染防治。持续打造绿色铁路、公路、港口, 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普通国省道沿线充电站(桩) 设施建 设,加快形成城际快充网络;推广应用清洁绿色载运工具;探索加氢站的规划建设。加强科研攻关, 改进施工工艺, 从源头减少交通噪声、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排放。加大交通污染监测和综合治理力度,加强交通环境风险防控,落实生态补偿机制。 3.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内河复航和铁路专用线建设, 大力发展公铁、公水、铁水等多式联运, 推进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建设, 逐步构建以电气化铁路、节能环保船舶为主的中长途货 运系统。吸引中短距离城际出行更多转向高铁运输, 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 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落实党的全面 领导。全面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本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根本保证。 (二)拓宽融资渠道 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 积极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发行专项债券,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更大资金支持, 科学合理安排普惠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三)强化用地保障 优化交通设计理念, 突出立体、集约、节约思维, 做好项目用地节地评价, 规划、建设过程严格用地控制, 提高交通用地复合程度。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划拨供地程序, 加强土地资源供给,全力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调整和补划等工作。 (四)强化实施管理 健全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 跟进协调解决本规划实施过程 中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对接协同。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本规划的跟踪分析, 及时把握交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进行调整或修订。 附件: 1.聊城市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线路方案 2.聊城市高速铁路网路线布局方案 3.聊城市普速铁路网路线布局方案 4.聊城市高速公路网路线布局方案 5.聊城市普通干线公路布局方案 6.聊城市内河航道布局方案 7.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图 8.轨道交通网布局图 9.高速公路网布局图 10.干线公路网布局图 11.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图 12.机场及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图 聊城市普速铁路网路线布局方案 聊城市高速公路网路线布局方案 聊城市普通干线公路布局方案 聊城市内河航道布局方案 注:进港航道由港口总体规划确定。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图 轨道交通网布局图 高速公路网布局图 干线公路网布局图 内河航道及港口布局图 机场及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