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又一个银行理财产品暴雷了!,- 百度知道
以前,我们一直说高风险,高收益。没想到现在低收益也存在高风险!
一个预期收益率4.1%的理财产品,竟能达到50%的亏损。
这个风险真是一点都不比炒股低。
怎么回事呢?
最近,工商银行代销,鹏华基金子公司鹏华资产作为管理人的理财产品“鹏华聚鑫1号-25号资管计划产品”竟然全线违约。
这款产品收益只有4.1%、封闭期是6个月、投资门槛是100万起。总规模超40亿。
这款产品是在工行这样的宇宙第一行在卖的,鹏华这个大基金公司做资管。两个这么大的机构一起管理。
现在居然出现20亿的亏损!
按理说这是一款低收益,低流动性的理财产品,安全性应该挺高的,然而,居然造成无法兑付,太意外了。
这件事已经很明显了,理财产品踩雷没有按时兑付的债券,导致资金不能按时回笼无法兑付给投资者。
买了这个产品的人这下倒霉了!
之前给大家说过,有些银行理财产品因为投资了债券,但是今年债券价格下跌, 导致不少人买的理财产品是亏的,但是这种债券跌的一般不多,最差也就亏个3%。
因此,即使再怎么加杠杆也不可能撬出这么高的亏损。
就像之前招行代销的“季季开1号”, 亏损也就是在4%左右。
而如今这个产品居然能亏损50%,不可思议!
虽然两个机构都一直不肯透露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什么,但很多人都看出来应该是重仓了“海航债”。
这就难怪了啊。
2019年海航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2.07%,再叠加上疫情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是负。
这就肯定没法还了。
而这个理财产品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发车的,那时候入手海航债,难道鹏华是一棒蠢驴吗?
肯定不是! 不难发现,海航最大的债主是正是本次事件的主角之一——工行。
而这次踩雷的“13海航债”债权代理人,也是中国工商银行海口新华支行。
这里面是否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暗箱操作,这个只能留给你细品。
今年4月份的时候,“13海航债“的就召开临时会议表决债券延期兑付的问题,结果是,延期兑付一年。
而这次工行给出的答复,也是先兑付50%,剩下的延期兑付一年。
这个也太巧了。
说到底,还是工行为了处置这个资产债务,使的一个手段罢了。
今年也不知怎么了,那些财大气粗的商业银行接连出事。
先是中行原油宝,后来还有招行的季季开,还有这次工行这件事。
第一个的产品本身比较特殊,就不说了。
后面两个属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保本收益,虽说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打破了刚性兑付,但是信仰还是在的,大家普遍还是觉得银行理财产品比较靠谱。
然而,央视报道过,截至6月28日,居然一共有391只理财产品净值跌破面值1元,亏损幅度最大的达到了40%。
这个波及范围可不小,不少人被忽悠买了这些银行产品的,只怕都是负收益。
而今年不断出现亏损, 是为何呢?
你要明白,这些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都是债券产品,而今年债券产品波动不断,在之前的文章也跟大家详细解读过。
惊呆我了!连银行理财都开始亏钱!
接连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大家要清晰的认识到一个点,银行理财再也不是过去的银行理财了,银行的客户经理跟你推销产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毕竟很多产品都不是银行的,都是银行代销而言。
以前商业银行是有垄断意义存在的,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后来互联网金融崛起,蚂蚁金服,理财通等等平台的冲击之下,他们也要想办法提高收益率,而提高收益率的代价就是提高了风险。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做投资,绝不能偷懒:
首先,绝不能盲目的迷信大机构,看看之前P2P多少国有资管,或者大集团旗下的平台还不是说雷就雷。
其次,大家买理财产品要擦亮眼睛,一定要看清楚这些产品的底层资产和投资方式不要盲目。
也要看下产品的风险等级,一般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按风险由低到高会被分为五个级别。
R1一般是国债,存款这些,这个是非常安全,不用担心,保证本金。
R2和R3一般会有债券,信托,混合基金,这个已经不保本了。
R4 已经开始投资股票,黄金这些,R5还投资期货期权,风险就比较高了。
当前我们建议大家做一些权益类的投资,特别是基金,未来的投资越来越是专业化的事情了,普通散户想赚钱真的更难,这个是个大趋势。
另外,我们建议要做分散投资,降低风险。保险一定要配置好,不要"裸奔"。基金可以买一些,之前给大家讲过好多次基金了,风险承受力低的就定投指数就好,股票这玩意,就根据自己的能力买吧。
如果你搞不懂的,那就少投或者不要投, 把握不准的,给我们留下言多问一句。
投资界有句至理名言: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不懂不做应是任何一笔投资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