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辅助解读分析-2024/10/10_333.T

3.创新载体建设卓有成效 承接创新资源载体基础日趋完善,全市拥有池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杏花村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个(国家火炬池州高端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3个(安徽省非金属矿物深加工及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池州家用数控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青阳机械基础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半导体产业聚集发展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个(池州高新区孵化器、开发区道洲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4个。 4.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市政府先后出台《池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办法(试行)》《池州市创业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池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试行)》等科技创新政策,对科技重大项目、创新平台、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等创新活动进行奖励补助,累计兑现政策奖补资金1.2亿元,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二)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 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深刻改变国家间比较优势和发展位势,围绕科技和产业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仍稳中向好发展。但随着人口红利渐趋消失,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碳达峰、碳中和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家将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安徽省正聚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大力推进人才强省、科技强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攻坚力量和成果转化运用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池州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创新体系日渐完善,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经济逐步转型升级发展。但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各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都不约而同的指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造成新一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质化,使产业、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我市与毗邻区域的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产品结构、产业密集度高度相似,导致原料、技术、资金、人才及市场的争夺激烈,区域间的激烈竞争使产业优化升级难度加大。同时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因此,“十四五”期间,我市必须科学谋划科技创新思路,加强科技自身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推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池州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核心地位,坚持科技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全面创新改革、科技开放合作为动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集聚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打造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激发企业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强政府在科技管理中的引导和宏观管理,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转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协同创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有利机遇,全面融入长三角,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高效对接,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推动东部三区协同创新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创新活力。坚持“人才是创新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发展和评价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释放全社会的创业活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4)坚持特色发展,实现优化升级。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和产业提质增效需求,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主力军,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主阵地,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坚持创新引领,促进科技惠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让科技创新贯穿渗透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坚持科技为民,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点科技问题,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让更多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创新平台布局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1234”目标,即“创建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现研发投入强度达2%以上,促进3个科技创新园区升级发展(池州高新区创成国家级高新区,青阳经开区、东至经开区创成省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力量,建成省级创新型城市。 围绕八大新兴产业,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平台升级工程、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开放合作创新工程和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等科技创新五大工程,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到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0家以上,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00项。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成效更加显著,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1%以上,省级以上开发区均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八大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实现全覆盖,引进20个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创新产业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创新型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池州高新区建成国家级高新区,东至经开区和青阳经开区建成省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到1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池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目标

池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三、重点领域 (一)半导体 以“强链”为目标,围绕封测、分立器件两大优势产业,开展先进封装测试技术和微型化高性能分立器件研究,推动封装测试由单芯片向多芯片、平面封装向立体封装、独立芯片封装向系统集成封装(SIP)方向发展,分立器件向功率、频率和微型化等方向发展。以“增链、补链”为目标,开展IC 设计和半导体材料研究,推动半导体产业向IC 设计、晶圆制造、电子材料方向发展。以“延链”为目标,开展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研究,推动半导体产业向5G、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融合领域延伸,形成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人工智能齐全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二)新材料 1.金属新材料。铝基、镁基新材料:聚焦轻量化汽车制造、5G移动通信领域、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先进装备制造领域需求,开展高性能、轻量化铝合金、镁合金及复合材料研究开发。铜基新材料:开展PCB铜箔、高精度铜板带、高强高频高导铜线材等新产品研发,推动阳极板、铜箔、铜棒为主的铜基产品向集成电路用材料和新型配套材料等高端方向发展。铅锌新材料:开展高性能铅锌合金,新型环保铅基稀土合金,高档次铅酸蓄电池、锌空气电池材料等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支持铅锌冶炼有价元素及再生铅锌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 2.非金属新材料。依托我市优质方解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资源,开展超细、高纯和化学改性等碳酸钙新产品研究开发,拓展产品在建材、造纸、电线电缆、涂料、油墨、塑料、橡胶、饲料、日用化工等下游行业的应用研究。 3.化工新材料。重点突破高性能合成树脂材料、聚硅氧烷树脂、电子化学材料、平板显示材料、集成电路化学材料、印制电路板材料、新能源领域内专用材料、农药用新型环保专用助剂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开展聚碳酸酯等工程塑料、聚氨酯系列产品、特种环氧树脂、水性树脂、可降解材料、高性能硅材料、高品质氟树脂等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三)高端装备制造 依托我市制造装备现有发展基础,开展制造装备自动化、集成化、精密化和成套化研究。 聚焦关键零部件,开展高精度轴承、高精度滚珠丝杠副、新型结构机器人关节等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动高端精密零部件产业化,以高端精密零部件发展促进龙头机床整机制造能力提升。 聚焦数控机床,开展数控机床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开发,推动机床向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升级,重点支持高速、精密、智能、复合高端数控机床、特种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和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研究开发。 聚焦教育装备、拉链制造、工业罗拉车,开展成套设备配套制造研究应用;围绕绿色发展,开展廊道运输、码头运输、农业机械等成套设备研究。 (四)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 以池州市半导体产业为基础,大力开展智能传感器、专用芯片、模组等人工智能核心基础产品研究与开发,推动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点支持智慧黑板、录播一体机、交互平板、虚拟演播、学生行为分析等智慧教育信息化装备研究及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加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研究,大力发展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新型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五)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新能源。聚焦光伏玻璃、电池、组件、逆变器等重点环节,重点开展光伏发电关键设备、光热发电系统、风力电控设备研究及应用。节能环保。开展锅炉、炉窑自动化控制、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等技术研究应用;开展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设备,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控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开展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化工废渣、废盐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六)健康医疗养老 聚焦医学前沿,开展免疫治疗、细胞治疗、智慧医疗等现代医疗技术研究应用;聚焦医药和医疗器械,加强关键药物中间体、高端原料药、化学仿制药、特异性诊断试剂等研发,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推进健康医疗养老辅助器械研发制造;聚焦中医药产业,围绕九华黄精、山茱萸等特色中药材,加强药食同源健康产品研发与生产,加快膳食补充剂、代餐食品、功能饮品等新兴保健产品开发。 (七)现代农业 围绕茶叶、中药材、水产、家禽、富硒农产品、林特六大特色产业,培育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研发,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重点推动农产品开发与精深加工、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智能农业装备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物流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特色、绿色、休闲“三大农业”。 (八)文化旅游创意 聚焦数字创意和智慧文旅,支持超高清直播、VR旅游、AR广告、数字博物馆等多元化数字创意研究与开发,支持数字化文博系统、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推广,支持高沉浸式体验展示中心研究建设。 (九)社会发展 围绕资源环境、公共卫生安全和人口健康、生物资源、平安城市、安全生产、教育体育、食品药品、防灾减灾、气象水文、保密科技等社会发展领域,开展公益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卫生健康、消防安全、资源综合利用、食品药品安全、污水资源化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四、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按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路径,梯次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加强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聚焦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示范带动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八大新兴产业,遴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行业领先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在科技攻关、研发平台、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精准支持,培育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领军企业,带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实施科技项目,利用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组织管理方式变革,实现企业在产业导向的科技计划中决策者、组织者、投资者的主体地位,发挥科技计划作为资源配置和动员手段,促进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作用,提升企业技术能力,重点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支持企业牵头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和运行机制,鼓励支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相关高校院所、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结合的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围绕半导体、轻合金、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合作模式,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 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集群提质增效,瞄准“卡链”“断链”产品和技术,滚动编制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清单,坚持以企业为创新核心,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重大创新工程等计划。支持半导体、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及产业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等各类研究开发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方式,选取领头羊、先锋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大力支持邦鼐机电公司、铜冠铜箔公司等企业开展“高精密级滚珠丝杠副”、“高频高速PCB用电子铜箔”等核心技术产品攻关。综合运用研发奖补、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科技金融等多种政策措施,合力支持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发展。 坚持以市场的逻辑谋划创新,强化问题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围绕应用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科技成果转化等,建立面向企业征集科研项目的常态化机制;依托安徽科技大市场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打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转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有效对接。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动成果转化主体企业深度参与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验收评估全过程,增强企业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坚持用资本的力量撬动创新,推广“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建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汇聚科研单位、企业、基金、园区等创新主体力量,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发挥创新平台载体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作用,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公共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园区创新载体建设,构建池州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向高端化、现代化发展。 1.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按照“有研发场地、有研发设备、有研发人员、有研发资金、有研发方向”的标准,推动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强创新平台管理,推动平台稳定运行和升级,培育建设一批市级创新平台“先锋队”和省级科创新平台“预备队”,引导并支持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在建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2.加快公共研发平台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推动园区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组建由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投入的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青阳县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究院,推动每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至少建成1个开放共享的共性技术研究院。加快组建轻合金、现代农业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半导体、数控机床、化工新材料、装配式建筑、非金属矿、大健康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间技术交流,实现产品与技术升级。 3.提升创新创业平台能力。加强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个人创业和小微企业成长提供平台;推动每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支持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孵化器,提升孵化器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国家级池州高新区孵化器、开发区道洲孵化器能力建设。探索建设“异地孵化器”,充分利用上海、合肥等地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建设池州(上海、合肥)创新孵化中心等异地孵化载体,重点支持市开发区在上海松江建设“科创飞地”,探索研发孵化在“飞地”、成果转化在池州的发展模式。 4.推动创新园区转型升级。加强池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和推广,培育、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园区建成科技成果研发、孵化、示范、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的区域性示范基地。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推进池州高新区高起点谋划创新创业发展战略、高规格布局创新创业发展空间、高层次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全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人才、政策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持续增强创新要素资源集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载体功能,尽快建成国家级高新区。推进其他省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促进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意见,推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园区,围绕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需要,全面提升园区技术研发、要素支持、检验检测、信息、环保、展示等平台服务功能,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力争青阳经开区、东至经开区创成省级高新区。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人才强市”战略,统筹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策引才、平台聚才、资助育才、创新用才、服务留才激励机制,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实施更大力度的创新人才招引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积极参与人才引进。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加大高端人才项目引进力度,支持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来池州创新创业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加强长三角人才互动交流,通过兼职、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星期天工程师”“候鸟型专家”。 2.加强各类创新人才培育 深入实施市“拔尖人才”选拔工程和“322”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持续推进省“特支计划”“115”产业创新团队等重点人才工程落实,培养选拔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实施“秋浦名匠”人才培养工程,发挥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功能,促进本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遴选一批名师名匠,发挥技能大师带徒传技、技能推广的重要作用,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育,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人员到企业、乡村开展创业服务。 3.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对研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实行分类评价,拓展人才评价范围,打破人才地域、身份藩篱,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树立能力业绩导向,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遵循不同类型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评价考核周期,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改进科研人才薪酬制度,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完善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释放科研人员创业创新活力。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开展杰出工匠、技能大赛等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4.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 完善优化新阶段人才政策,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人尽其才、各展其能、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促进人才自由流动,针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精尖缺人才开展服务,减少人才引进、流动、创业中的各种阻力,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科技型企业,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落实人才保障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科技人才项目、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人才资源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大力支持高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发挥社会投资补充作用。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深入推进党委联系专家、人才服务专员等制度,妥善解决科技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 (四)加快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围绕“一带一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聚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互助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宽胸怀开展对外科技交流,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1.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加快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与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半导体技术合作交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开展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培养,促进适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创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落实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在池设立分支机构,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积极融入长三角,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深化与上海长宁区创新合作,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强长三角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支持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在池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和分支机构,围绕主导产业,推动每个园区至少牵手一所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共建公共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支持我市高校、高含金量创新平台等“走出去”,根据自身特色或优势,加强与长三角科研院所或知名创新平台合作;对接长三角地区“双一流”高校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知名技术服务机构,定期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打通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渠道,促进科技成果在池转移转化;推进池州市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与长三角地区有关技术市场线上平台互联互通,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内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建设,推动我市与长三角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文献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支持行业协会等举办专业性的创新成果交易会,组织开展展览展示、高峰论坛、项目路演、项目对接、成果交易等活动。 3.推动东部三区协同创新 推动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市开发区、池州高新区(东部园区)协同创新发展,引领和带动全市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东部三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科研项目加速聚集。聚焦主导产业创新需求,优先布局建设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积极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新业态;大力扶持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三区创新创业;支持三区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创新工程,突破一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聚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序引导园区错位创新发展,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重点围绕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大健康等产业,开展技术研发及应用;市开发区围绕半导体、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开展技术研发及应用,池州高新区东片区围绕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开展技术研发及应用。 4.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促进创新创业为导向,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水平。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大力发展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业态,形成基本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依托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整合科技服务资源,促进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提升面向创新主体的协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数字化,打造“互联网+大数据+科技服务”模式,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服务。支持科技服务机构“走出去”,通过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省内外市场,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科技服务人才来池工作、短期交流或举办培训。鼓励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科技服务合作。支持科技服务机构与省内外同行开展深层次合作,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分享、互联互通的科技服务协作网络。 (五)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1.落实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政策的落实力度,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利用。围绕科技研发转化各环节,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储备和动态调整,出台科技创新、“三重一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人才等政策,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打造将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整合起来的“政策链条”或“政策组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推动科技金融融合 引导社会金融资本通过“投贷债补”等多种渠道,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激励和投资退出政策,引导创业投资机构专注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等专营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需求,开发专利、应收账款、订单、项目、预期收益等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质押融资产品。完善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扶持力度。发挥成果引导基金作用,建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完善基金投入管理机制,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善政府引导资金管理机制,形成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融资,引导帮助科技型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畅通科技型企业转板通道,助力更多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促进股债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债券和利用其他债务工具融资。 3.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在主要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环节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切实保护创新创业者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健全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制,推进实施核心专利产业化,鼓励专利的有效运营,促进专利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提高知识产权的实用价值。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支撑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有效运用,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险。 4.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环境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创新理念,加大科研人员先进事迹宣传力度。把科技宣传作为提升科技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运用新理念、新平台、新技术、新机制做好新时代科技宣传工作,打通国家、省、市、县科技宣传渠道,提升科技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抓好青少年科学兴趣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理解科学的创新环境,让创新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为导向,建立改革创新试错容错纠错机制,完善鼓励科技创新和创新免责制度,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科技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发展重要事项,统筹协调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强化各级政府科技创新工作组织领导责任,建立地方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加强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建设和能力建设,配齐、配强科技管理服务队伍。 (二)加大科技投入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保障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相关科技政策的兑现。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努力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支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加大财政对应用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围绕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优先安排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加强政府科技投入的管理,进一步统筹、规范、透明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力和带动力,发挥财政资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科技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服务,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民间资本不断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三)强化监督考核 制定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实施的路线图、时间表和项目库,把各项重点目标任务分解列入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开发区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强化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通过监测评估,分析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和环境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群众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科技创新规划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