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第一步,先学会科学花钱,不踩省钱的坑(理财第一课——开源节流),广泛的解释落实-2024/10/10_124.K
挣钱如登山,花钱如流水,钱总是不够花!
于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一定要省钱,花钱不能大手大脚。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人,会发现:很多人一辈子省钱,但是越省越穷越穷越省,有些人花钱阔绰,但是钱却越花越多。
我们到底该如何省钱?如何避免成为越省越穷的穷人?我们又该如何花钱?钱能不能像变魔法一样越花越多呢?
1
关于省钱的三个误区
1、省钱,不是处处都买便宜货
很多人买东西爱买便宜货,觉得只要买便宜的就是省钱,特别是拼多多横空出世以后,更是让追求便宜到了极致。但是,买便宜货一定省钱吗?未必。
例如衣服鞋子,十件地摊货也不如一件经典款,买一些不怎么好看自己也不是特别喜欢的地摊货,穿不了几次就被扔在一旁,不仅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堆在家里还会占地方、影响心情。
俗话说: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买东西不能只看便宜,还是要买自己喜欢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2、省钱,不是能省则省绝不扔
“断舍离”的概念一直挺火,很多人倡导扔掉家中不用的东西,该扔的全部扔掉,为生活腾出足够的空间。
但是很多人做不到断舍离,而是坚持“绝不扔”。例如放了几天的剩饭剩菜,就是不舍得倒掉,结果吃坏了肚子;买了一大堆不喜欢的鞋,堆在屋子里柜子里地板上,把屋子搞得又乱又挤,结果每天的心情也搞得很糟,影响工作效率。
吃坏肚子能让我们省钱吗?工作效率低下能让我们省钱吗?很明显,不可能!
3、省钱,不是扣扣索索过日子
省钱省上瘾的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做什么事都喜欢扣扣索索,这里想着怎么省钱,那里想着怎么省钱,结果常常因为省钱误了大事。
例如一个人去面试,本来快要迟到了,但是为了省钱,还是坚持不打车坐公交,结果给面试官一个不守时的第一印象,为此丢掉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这就是典型的捡个芝麻丢个西瓜。
2
科学花钱的三个使用指南
1、科学花钱,要“和自己做生意”
什么叫“和自己做生意”?说白了就是,我们要通过花钱,不断地让自己“占便宜”,在“花钱”这件事上绝不做赔本买卖。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我们在花钱时也要想着,我花的每一笔钱,以后都要双倍地赚回来。
例如,为了学习剪辑视频,你专门花了一万块买了一台高性能电脑,这台电脑虽然让你花了不少钱,但是你要想到,买电脑不仅是消费也是投资,是“扩大再生产”,将来你要用这台电脑赚上十万二十万甚至五十万。你如果花每一笔钱都去想如何把花的钱赚回来,那你的钱肯定会越花越多。
2、投资自己要舍得花钱
父 母经常教育我们说:钱要花在刀刃上。那么,怎么才叫花在“刀刃”上?思前想后,这个“刀刃”就是对我们人自身价值的投资,特别是个人能力的投资。
现在的社会,对人的知识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价值。所以,对于读书、听课、学习某种技能这一类的“花钱”,一定不要吝啬,投资自己的学习,这种花钱绝不会错。
3、应对风险要舍得花钱
这几年一直流行一句话:脱贫四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很可能被一场大病击垮,网上因为癌症妻离子散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说到根儿上就是一句话:缺钱。
前面我们说,通过科学花钱可以让钱越花越多,其实花钱还有一个神奇功能,那就是“护钱”,通过科学花钱,保护自己钱袋子里的钱不被突然的风险抢走,这种护钱手段,最常用的就是保险。
例如农民工老王,辛辛苦苦一年能挣个七八万,勉强够孩子上学、一家人温饱。但是很不幸,妻子突然患了重病,看病要花三十万,那么老王一家很可能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还要欠上一屁股债。如果老王提前花六千元给全家人买了大病保险,家人生了大病能赔30万,那么情况就会好很多,至少看病的钱不用发愁了,自己多年辛苦的积蓄也能保住,这就是“用花钱来护钱”。
所以,如何省钱是一门学问,如何花钱更是一门学问。
在不该省的地方省,不仅不能省钱,还要费钱;在该花钱的地方不花,就没法让钱生钱,也没法有效护钱。我们经常看到一句话:不要做金钱的奴隶。怎么理解这句话?学会科学地省钱、科学地花钱,让钱为我们所用,为我们工作,那我们就不是金钱的奴隶,而是金钱的主人。
同心同步 普惠共赢
责任编辑:
学习了理财基础知识,但碍于没有总结,没有实践,学习也就只是一带而过。但作为21世纪女性,理财知识还是需要准备些。今天重温了理财课件,再次学习收获颇多。
理财学习的第一步一定要摒弃“穷人思维”。大多数人都倚穷靠穷,暗示自己手头积蓄越少,没必要理财,只要满足自己现有买卖的欲望就好,买后还有什么直观的效益。你的着装助力你的职场啦,还是帮你争取了什么机会。如果没有就请控制下你泛滥的购买欲望。
开始培养自己的开源节流习惯,每月工资领取后,强制提取一部分用于存储,其它固定用于日常开支,至于比率的划分后续学习会提及。不要提前预支任何一部分不该提前花费的金钱,生老病死以后需要金钱的地方太多。
反思自己,同文中的反面完全符合,穷人思维,没有开源节流的习惯。谨以此文警戒自己。